- Dec 02 Tue 2014 11:10
一次瞭解PGD和PGS!
- Feb 10 Mon 2020 00:00
異常受精的囊胚可以植入嗎?
當沒有正常受精的胚胎可以用時,異常受精的胚胎可以植入嗎?寶寶的健康會不會有影響?
臨床上的經驗告訴你答案….
在卵子取出且確認成熟後受精,胚胎師會於受精後16-18小時去觀察是否正常受精,正常受精會看到2個原核裡面有核仁(2PN),這表示一個原核來自精子(爸爸)的染色體,另一個原核來自卵子(媽媽)的染色體,當胚胎繼續發育後,這些原核會消失開始分裂形成囊胚。
除了正常受精外,也會產生異常受精胚胎,而所謂的異常受精常分幾種情形,如下
若看到是3PN或PolyPN是確定完全不能用,表示寶寶拿到3套或3套以上的染色體,正常人應該為2套染色體,一套來自爸爸,一套來自媽媽。若植入3PN或polyPN最終也會是流產。
那NPN或1PN的為何可以考慮植入?
先來看看這些原核形成的過程,原核有可能會一前一後出現,當出現2個原核後,又會慢慢融核,最後消失。所以當我們觀察到NPN,沒看到原核時,有可能是原核出現了又消失,但也有可能是沒受精成功,所以沒有出現原核。而若實驗室沒有胚胎攝影機一直堅控胚胎,便無法只用單一時間點的觀察結果,判定胚胎的去或留。同理也可得知,當我們觀察到1PN,只看到1個原核時,有可能是原核已經融合了,但也有可能是寶寶受精過程異常,只拿到一套染色體。
來自異常受精(NPN,1PN)的胚胎到底形成囊胚的機會如何呢?
2018年的生殖醫學年會告訴我們答案,這些NPN,1PN形成囊胚的機會約20-30%左右,如下圖(一般約50%囊胚率),而NPN若成為囊胚,為染色體正常的囊胚機會約50%,與一般年輕女性的染色體正常機率相當。
由上圖得知,當手上已沒有正常受精的囊胚可植入時,NPN或1PN的囊胚也可考慮植入;若同時有1PN及NPN形成的囊胚,則優先植入NPN的囊胚,因為染色體正常的機率較高(27.3% v.s. 46.2%)。
目前在送子鳥生殖中心,也已經擁有至少2例以上植入NPN囊胚順利活產健康寶寶的案例,提供參考。
圖片來源:https://photo.newvfx.com/908.html
- Jan 15 Wed 2020 10:48
顏嘉樂挨百針意外「好」幸福 三代試管普拉斯
44歲的狄志杰與大他3歲的演員妻子顏嘉樂婚後4年,終於升格成為準爸媽。夫妻倆別出心裁幫孩子取小名為「伊哥」、「伊姊」,笑稱以後就不會有爭排名紛爭,在家裡他們最大。送子鳥生殖中心經過他們的同意,將他們的動人故事拍攝成微電影,希望能給予所有正在求子路上的朋友們一些慰藉與鼓勵。
- Dec 12 Thu 2019 15:39
【PGD】篩檢單基因遺傳疾病的好幫手
在去年11月中旬,一對夫婦來院諮詢PGD的相關流程,主因為先生的家族有脊髓小腦萎縮症 (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 的遺傳病史,且先生也已在外院檢驗確診在SCA3基因區域內有異常擴增的基因型,因此夫妻深知PGD的檢測技術可以幫助到他們。
- Nov 10 Sun 2019 00:00
妳也可以-林依晨和林志玲求子的成功關鍵就是它!
近來兩大女神求子的新聞不時登上新聞版面,一位是零負評女神林依晨,在螢光幕前消失好一陣子的她,積極備孕希望能「趕快有好消息」,而大家心目中集智慧與外貌於一身的女神林志玲,更在39歲時明智地存下9顆未來卵(Beyond Eggs),44歲時帶著大家的祝福嫁給了小7歲的Mr. Right。
生殖科醫療學單位藉此機會向大眾宣導,嘗試自然受孕半年~一年未成功,就要考慮進行檢查,尤其35歲以後卵子庫存量及卵子品質品質跳水式下降,繼續「順其自然」可能讓求子這件事變得更加困難。36歲林依晨已備孕一年,若確認檢查沒有問題且卵巢庫存量AMH充足情況下可先嘗試自然同房或人工受孕,但此條件下自然同房每次懷孕機率約<10%,半年累積懷孕率約20%;人工受孕約15∼30%,半年累積懷孕率約50%。若到了38歲後就建議要趕快進行「試管嬰兒」,因為這時候的卵子庫存量更少、染色體異常率也變高,做人的困難度大增。
究竟最能盡快幫助兩位帶健康寶寶回家的最佳解是什麼呢?答案是「三代試管普拉斯(Beyond IVF)」。
隨著年齡增加,卵子染色體異常率越來越高,透過「三代試管」基因檢測技術(PGS),可精準挑選出染色體正常囊胚以提高植入成功率,但有了好囊胚就能成功嗎?就像林志玲說過在對的時間才能看見愛情的模樣,寶寶要能安穩的在媽媽肚子裡住下來也要在對的時間點上,這就得靠「子宮內膜接受性分析(ERA)」,可精準檢測出內膜的著床窗口何時打開,送子鳥生殖中心梁依婷醫師說:「三代試管普拉斯讓對的胚胎(PGS)在對的時間(ERA)相遇,依我們的這兩年的經驗懷孕率可高達80%。」
有些人會想,男朋友的影子都還沒看到,以後也不確定會結婚,凍卵了以後用不到不是浪費嗎?志玲姊姊曾說過:「只要我努力相信愛情,愛情有一天會眷顧于我」,這應該也是一種吸引力法則吧!如果看清自己內心的期待,就會朝著這個目標慢慢前進,那麼該做的準備也就不會少。送子鳥生殖中心梁依婷醫師提醒:「若現在的妳35~37歲、無穩定交往中的男友,此時凍卵是對的選擇且CP值最高,因為這代表妳在38歲以後結婚、生小孩的機率高,若沒有先預存未來卵,到時候試管做人會耗時、費力又花錢」。
真的可以設計自己的幸福嗎?凍卵技術成熟的現在,還在找尋「對的人」又不想被時間追著跑的妳,在對的時間把質好量多的年輕卵子凍做「未來卵」(Beyond Eggs),你就能從「時間」的手上拿回幸福人生主控權。
圖片來源:https://firstpersonadvisors.com/culture-transparency-retention-and-happiness-oh-my/
- Oct 25 Fri 2019 11:14
﹝三代試管嬰兒﹞從媽媽到寶寶 帶病基因篩檢
隨著科技的進展,對於孕媽媽的醫療保健從傳統的產檢,延伸至「孕前健檢」、「胚胎著床前檢驗」、「孕期檢驗」三個階段。接受生殖輔助技術試管嬰兒的準媽媽們較為熟悉的是針對染色體異常的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或針對單基因遺傳疾病做的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T-M。而2017年美國的婦產科醫學會(ACOG)以懷孕不僅是受孕當下的事情,而是一個從心理到生理的持續性過程來重新檢視「帶病基因篩檢」(carrier screening, CS)的角色,而2019年的亞太生殖醫學會(ASPIRE)於基因研討會中亦針對此現象有相關討論。這不僅是拜分子醫學演進使基因篩檢成本下降而為一般小庶民所接受(如圖一,Moore曲線所示),更是因社會逐步重視預防醫療的普世價值觀形成。
- Sep 07 Sat 2019 12:26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迷思大破解
前陣子在臨床上遇到一位個案,客戶進行了三代普拉斯的試管嬰兒療程,在ERA檢測建議的黃體浸潤時間145小時植入了一顆PGS檢測染色體正常(Euploid)的胚胎,後續有成功看到懷孕的兩條槓,B-HCG數值也很漂亮,可惜在第7和第8週回診時沒有照到寶寶心跳,做了子宮搔刮術後,在醫師建議之下將流產組織做了染色體檢測,結果報告顯示為異常(47,XY,+2),咦!為什麼會與PGS檢測結果有著不一致呢?
當試管嬰兒療程順利產生胚胎後,待胚胎發育至囊胚期(受精後第五至六天)時,會進行滋養層(TE;Trophectoderm,將會發育成胎盤)細胞採樣,將切下來的1-10個細胞進行全基因體擴增,再以次世代定序儀(NGS)進行分析,藉此得到PGS的檢測結果。事實上,滋養層細胞與內細胞團(ICM;Inner cell mass,將會發育成小孩)的染色體組成並非百分之百相同,一致性約95%左右,故本篇文章分享的個案囊胚應是屬於滋養層細胞染色體皆正常,但內細胞團染色體有著異常的組成,也就是鑲嵌型胚胎的一種。
因此,在決定要做PGS檢測前,必須好好的釐清一些觀念:
胚胎的染色體組成共分三種:正常(Euploid)、鑲嵌型(Mosaic)和異常(Aneuploid)。
PGS檢測是針對染色體的數目(dosage)進行篩檢。對於微小片段(<10 Mb)之基因劑量變化、染色體重組、染色體倒置、平衡性轉位、單一親源染色體(UPD)、多倍體、單倍體、低比例鑲嵌型染色體等異常,不包含在該檢測範圍內。若受檢夫妻已知有上述情形,請事先告知檢測單位。
切片只代表部分滋養層細胞的染色體狀態,不能完全代表內細胞團,更不是整個胚胎的染色體狀態。
PGS檢測結果顯示為染色體正常的胚胎,並不表示胎兒一定不帶有其它染色體問題;且影響胚胎發育或著床的因素眾多,因此無法保證胚胎植入後一定能夠繼續發育或順利著床。
- Aug 10 Sat 2019 00:00
苯酮尿症帶因該如何有個健康寶寶?
F小姐的第一位寶寶出生後即被診斷患有苯丙酮尿症,往後皆要以藥物及飲食做疾病的控制,因此在準備生第二胎時,希望能避免此種疾病的威脅,究竟苯丙酮尿症是什麼樣的疾病? 如何知道夫妻是否帶因?以及在生產前、中、後是否有防堵的措施能夠預防呢? 以下將為各位一一解答。
什麼是苯丙酮尿症?
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AH 缺乏症) 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患者因代謝其中一種胺基酸((Phenylalanine)所需的酶(酵素)活性不足,導致過多苯丙胺酸堆積在體內,進而對腦部造成傷害。其在台灣地區的發生率約為四萬分之一。
病因:
父母雙方皆為體染色體隱性之帶原者,則每胎出生為苯酮尿症患者的機率為四分之一,且並無性別之分,往後也可能會繼續遺傳給下一代。
症狀:
因苯丙胺酸在體內的堆積,在經過人體代謝後產生許多苯丙胺酸相關的代謝產物,而造成患者的腦部傷害,初生寶寶多無症狀,在 3-4 個月後症狀才會慢慢的出現,若不早期治療 將會產生嚴重的智力障礙,其症狀為:
嘔吐、皮膚毛髮顏色變淡、濕疹、生長發育遲緩、尿液和體汗有霉臭味、抽慉、顫抖等異常的動作,若等到這些異常的動作出現時才開始治療,往往腦部神經已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想有個健康寶寶,有何預防措施?
孕前-疾病帶因篩檢:
拜目前基因醫學進步所賜,若夫妻有以下狀況,可透過抽血進行疾病的帶因篩檢。
1.自己是否為某隱性遺傳疾病帶因者
2.有遺傳疾病家族史
3.血緣關係較近的夫婦
4.計畫懷孕或已懷孕者
5.精卵捐贈者
於進行篩檢後若診斷為帶因者,則可透過試管嬰兒療程對胚胎進行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合併胚胎著床前染色體檢查(PGS),挑選未帶因且染色體數量正常的健康胚胎進行植入。
孕中-產前診斷
於懷孕16週後進行羊膜穿刺抽取胎兒羊水細胞,進行DNA的偵測分析進行產前診斷,得知胎兒是否為患者。
產後:新生兒篩檢 (Newborn screen)
出生四十八小時或餵奶滿二十四小時後進行檢驗,從 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測定濾紙血片檢體中苯丙胺酸之含量,當濃度高於 2mg/dl blood,應進一步複查;而當苯丙胺酸濃度若有持續上升之現象,高於 4mg/dl blood,即應進行確認診斷。
治療方式?
患者須終生接受苯丙胺酸之飲食控制,而在沒有飲食控制下,血中苯丙胺酸 (PHE) 在 2-8mg/dl 者, 則暫時不需接受飲食治療,但仍需長期密切的追蹤其血中苯 丙胺酸濃度及生長發育情形。
- Jul 31 Wed 2019 17:31
﹝PGD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遺傳帶因疾病─多囊性腎病
一名38歲女性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後,才順利懷孕一個男寶寶,之前產檢看似正常,直到懷孕28週才發現胎兒的雙側腎臟長了許多泡泡,診斷是多囊性腎臟。在詢問夫妻雙方家族史後,才發現爸爸、爺爺、伯公和姑姑都有多囊性腎臟問題,其中爺爺已因腎衰竭接受洗腎多年。
- Jun 07 Fri 2019 16:03
什麼是鑲嵌型染色體胚胎 (Mosaic embryo)?
年齡對女性來說一直是生育力的最大挑戰,隨著年齡越大,卵子的庫存量就越不足,卵子的品質也較差,染色體的異常機率也越高。自從次世代基因定序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檢測平台問世後,透過胚胎的著床前基因篩檢(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 PGS)便能協助挑選染色體健康的胚胎以供植入,進而提升著床率,並降低流產的機會。
次世代基因定序由於有著更高的解析度,除了可分辨染色體正常 (整倍體, euploid) 及染色體異常 (非整倍體, aneuploid) 的胚胎,更可以分辨出鑲嵌型 (mosaic) 的胚胎。究竟什麼是鑲嵌型胚胎呢?一個囊胚是由許多細胞共組而成的,當該囊胚內同時存在有染色體異常與正常兩種細胞株時,就稱為鑲嵌型胚胎。
- May 10 Fri 2019 00:00
如何讓好囊胚一次到位? 三代試管PLUS懷孕率80 %
在目前的試管嬰兒療程中,已知挑選一顆染色體正常囊胚植入無疑能提高懷孕率,但辛苦獲得的珍貴囊胚還要經過重要的著床關卡,這個關鍵步驟是否能更精準無誤呢?
西班牙醫學檢測中心 Igenomix 研究指出,平均每 100 位女性當中,有 30 至 40 位與標準胚胎著窗期不同,因此,若以子宮內膜接受性分析 (ERA) 報告結果調整胚胎植入時間,將可大幅提高著床率。
ERA 為 Igenomix 全球科學總監 Carlos Simon 於 2009 年取得全球唯一專利的檢測技術,並曾獲多項國際大獎,全球已有約 65000 件案例。自 2017 年進入亞太區至今,包含日本、新加坡等國已在短短約一年半的時間累積 6500 件,其中約 1000 件案例來自台灣,而送子鳥生殖中心收件案例佔將近七成為最多。
- Apr 24 Wed 2019 11:29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平台—次世代定序(NGS)
- Mar 14 Thu 2019 15:27
【試管嬰兒客戶分享】風雨之後見彩虹,PGS種下幸孕的愛苗
- Feb 10 Sun 2019 08:28
基因診斷的新里程- 三代試管嬰兒普拉斯(Plus)
「真正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就像幸福在小獅子尾巴上,要昂首向前才能感覺得到,試管做人也是。
一對夫妻照顧自閉症孩子,六年來身心俱疲不敢再生,深怕惡夢重演,最近在網路上看見基因診斷可篩檢自閉症,希望能訂做一位健康小孩,以便往生後有人幫忙照顧自閉症兒。
她們的心聲聽來鼻酸,也是不少家庭的痛點,能否訂做「非自閉症」小孩仍有待查證,但可以確定的是「著床前基因診斷」(PGD)已經可解決200多種單一基因遺傳疾病,可預見的未來將可創造更多幸福。
- Jan 20 Sun 2019 22:35
﹝試管嬰兒特殊案例分享﹞可以用PGD做胚胎的親子鑑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