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小姐的第一位寶寶出生後即被診斷患有苯丙酮尿症,往後皆要以藥物及飲食做疾病的控制,因此在準備生第二胎時,希望能避免此種疾病的威脅,究竟苯丙酮尿症是什麼樣的疾病? 如何知道夫妻是否帶因?以及在生產前、中、後是否有防堵的措施能夠預防呢? 以下將為各位一一解答。

 

什麼是苯丙酮尿症?

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AH 缺乏症) 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患者因代謝其中一種胺基酸((Phenylalanine)所需的酶(酵素)活性不足,導致過多苯丙胺酸堆積在體內,進而對腦部造成傷害。其在台灣地區的發生率約為四萬分之一。

病因:

父母雙方皆為體染色體隱性之帶原者,則每胎出生為苯酮尿症患者的機率為四分之一,且並無性別之分,往後也可能會繼續遺傳給下一代。

症狀:

因苯丙胺酸在體內的堆積,在經過人體代謝後產生許多苯丙胺酸相關的代謝產物,而造成患者的腦部傷害,初生寶寶多無症狀,在 3-4 個月後症狀才會慢慢的出現,若不早期治療 將會產生嚴重的智力障礙,其症狀為:

嘔吐、皮膚毛髮顏色變淡、濕疹、生長發育遲緩、尿液和體汗有霉臭味、抽慉、顫抖等異常的動作,若等到這些異常的動作出現時才開始治療,往往腦部神經已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想有個健康寶寶,有何預防措施?

孕前-疾病帶因篩檢

拜目前基因醫學進步所賜,若夫妻有以下狀況,可透過抽血進行疾病的帶因篩檢。

1.自己是否為某隱性遺傳疾病帶因者

2.有遺傳疾病家族史

3.血緣關係較近的夫婦

4.計畫懷孕或已懷孕者

5.精卵捐贈者

於進行篩檢後若診斷為帶因者,則可透過試管嬰兒療程對胚胎進行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合併胚胎著床前染色體檢查(PGS),挑選未帶因且染色體數量正常的健康胚胎進行植入。

孕中-產前診斷

於懷孕16週後進行羊膜穿刺抽取胎兒羊水細胞,進行DNA的偵測分析進行產前診斷,得知胎兒是否為患者。

產後:新生兒篩檢 (Newborn screen)

出生四十八小時或餵奶滿二十四小時後進行檢驗,從 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測定濾紙血片檢體中苯丙胺酸之含量,當濃度高於 2mg/dl blood,應進一步複查;而當苯丙胺酸濃度若有持續上升之現象,高於 4mg/dl blood,即應進行確認診斷。

 

治療方式?

患者須終生接受苯丙胺酸之飲食控制,而在沒有飲食控制下,血中苯丙胺酸 (PHE) 在 2-8mg/dl 者, 則暫時不需接受飲食治療,但仍需長期密切的追蹤其血中苯 丙胺酸濃度及生長發育情形。

 

資料來源: http://www.tfrd.org.tw/tfrd/rare_b/view/id/270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681873199805683466/

arrow
arrow

    StorkPG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